来看看园区的“绿水青山”背后,映刻着怎样的“初心使命”
11月1日上午,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业务窗口发放了第一张“环评告知承诺制受理通知书”。
英科新创(苏州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。10月底,公司决定投资9400万元对实验室进行功能扩容,增设国际先进的磁微粒免疫技术平台和分子诊断技术平台。按照原先的“环评审批”流程,英科新创必须向环保部门出具详细的环评报告表,从环保部门反馈修改意见到最后通过审批,最少需要30天以上。而按照新出台的“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”,英科新创在经过5天公示后,只需要1天就可以走完程序,最快6天就能开工建设。
英科新创(苏州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琪飞表示,没想到这一次在时间上如此之快,缩短了企业新建项目的运营时间,非常感谢园区高效和务实的营商环境。
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”是企业新项目开工前必做的“功课”。为进一步优化园区营商环境,加强制度创新,弘扬园区亲商安商理念,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结合园区实际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在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上,以部分环境影响较小的行业为试点,在全省首次“试水”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。
(点击图片查看更多)
自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推出“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”,对部分行业推行告知承诺改革,减少审批时间,承诺1个工作日内办结,公示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效率,助推企业发展。新政适用的范围既包括园区部分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,又涵盖战略新兴产业,从根本上解决了环评“慢”“难”“繁”的问题,充分释放了发展活力。
今年5月,一支由国土环保局、协会专家等组成的工作小组,走进园区一家企业对环境管理情况开展现场核查,发现了该企业在危废管理、环保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。经小组多次研讨,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方案。企业根据方案,经过6个月的整改,11月底该企业按要求完成了设施设备的提升改造,有效消除了环境隐患。
这个工作小组只是“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”20个小组中的一个,今年以来20个小组深入64家试点企业,核查共发现环保手续政策类问题87项、污染防治技术问题153项,环境管理类问题387项;形成整改方案627项,整改完成率达到86%。通过由局党组班子带头深入企业建立合作、帮扶机制,持续扩大优秀环境管理方法与经验在企业间的推广和应用,不断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绩效。
11月25日,在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、不动产登记中心和园区税务局的共同努力下,园区完成首个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“不见面”审批。依托“互联网+”和大数据技术,建立不动产登记部门与房地产开发企业、网签交易部门、税务部门协同系统,企业可在线申办核税与商品房转移登记业务,实现企业、群众在开发商楼盘办理网签以后,可一并申办核税与登记,做到“不见面审批(服务)”,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,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,切实增强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为解决群众不动产登记查询、证明材料打印排队等候时间长这一“烦心事”,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,园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各街道、社工委增设不动产自助查询终端机10台,让自助查询进社区,为群众查询不动产登记簿、无房证明、唯一住房证明、易主证明等材料提供了方便,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“一公里”。根据走访调研情况,接下来,国土环保局将继续推动园区不动产登记“一网通办”网上受理以及部门间信息共享,并选取区内居民密集、人流量大的民众联络所等,继续增加终端机投放。
12月3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关于同意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的通知》,“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项目”成为全国四个试点项目之一。该项目经过省级推荐、方案初审、专家技术评审,最终入选。
试点期间,园区将进一步探索完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、工业用地退出和污染防治机制、生态环境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机制、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、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等按效付费和长效监管机制,推动园区环境治理全产业链优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,努力构建以绿色、循环、低碳为特色的产城融合和工业共生体系,探索生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路。
目前,园区基本实现了污水、污泥、餐厨垃圾等多要素污染物的协同治理,并因此入选“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”。园区的“科学规划”“适度超前建设”“生态立区”等系列理念已走进国内多个城市和开发区;相关项目管理和运维体系也被多地引进,初步显现了环境综合治理经验“走出去”的示范效应。
(点击图片查看更多)
另外,针对园区存在的剩余增量土地资源有限、存量用地土地产出效益不高、现有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低、产业用地更新手段单一等问题,国土环保局在低效用地的动迁、腾退和再开发上加大力度,进一步整合园区存量建设用地资源,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。积极探索地下空间利用、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等制度,今年以来共计新盘活3912.09亩建设用地,收回土地113宗、319.9公顷,切实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。
文章来源:苏州日报
▼往期精彩回顾▼
冲刺十五天 奋力增蓝天 | 有力有效应对污染天气,他们在一线